社区阅览室管理制度
在一个午后休闲的时光
走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
忽然邂逅一间小小的书屋
如果遇上喜欢的书
你可以拿回家
甚至可以“据为己有”
你只需拿出一本自己的书作为交换
你也可以写上属于你的“悦读心得”
在文字的默契中社区阅览室建设方案,
一起拥抱一段“慢时光”
这,就是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!
社区阅览室建设方案我们将在江滨公园建起“蓝丝带共享图书走廊”,在全市建起50个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。目前,该计划已经完成众筹,现推出设计初稿。
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长啥样社区阅览室建设方案?
由你来决定
(点击图片可看高清大图)
有你喜欢的吗?
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
有他们来撑场!
目前,本报共收到58位爱心市民捐赠的3235.56元爱心资金。同时,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投入3.5万元,认养35个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;清城区文明办出资1万元认养江滨公园“蓝丝带共享图书走廊”;松果绘本馆加入活动,将自建3个微图书馆;清远市红十字会认养1个微图书馆,并愿意为后期管理提供支持。
清远市图书馆参与发起活动,并将在后期持续补充图书资源;清远新华书店“图书漂流”活动也将微图书馆作为其还书点。
他们为什么愿意支持
建设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?
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
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将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书柜,走到哪里,都能顺手拿起一本书,时间长便精读,时间短便略看,这对我们都是有好处的。
广清对口帮扶是全面、全方位的帮扶,文化的交流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希望通过广清两地党委政府,以及广大市民的努力,把清远建设成富裕之城、文明之城。
清城区文明办
希望这能成为清远创文的一道风景线。“蓝丝带共享图书走廊”为经常到江滨公园的市民提供一个随手读的机会,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就近公益的平台。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则为社区居民搭建平台,以书会友,丰富社区生活,也有利于当下互联网时代渐渐远离人们生活的纸质书更多再现。
市图书馆
我们愿意为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的启动捐赠一批图书,并将在其内部放置荐书卡,后期根据市民阅读需求及馆藏实际,不断补充资源,助力微图书馆打造持续性、流动性的共享阅读空间。
图书馆会与全体市民一起,共建共享,促进书香清远建设,使微图书馆成为清远市民精神交流的中转站,成为能体现清远市民精神文明的文化符号。
清远市红十字会
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分布于公园和社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,对于推动清远全民阅读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,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,提高大众文化素质。微图书馆活动捐款千元就可以帮助建起一个简易的微图书馆,投入不大,但意义重大。
松果绘馆
团队在国外看到不少共享微图书馆,对于孩子们来说,能够在社区内通过共享得到自己喜欢的书,养成读书习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
市民刘女士(捐款1000元,认养一个微图书馆)
如今很多人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读书,其实有必要引导大家慢读、细读,尤其是小朋友,要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。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书本的内容,读透书本的内涵,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。希望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,可以为改变人们碎片化、快餐式的阅读习惯,让人们重拾读书与思考的乐趣。
市民陈女士(捐款200元,自愿成为一个微图书馆的“馆长”)
我可以无偿提供最初需要的书籍,并每天下班后照料它。社会上趋利和浮躁的风气与不读书不无关系,现在喜欢看书,尤其是喜欢看闲书的人越来越少,而读书对一个人素质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,相信微图书馆会对提升市民素质有所裨益。
8岁小姑娘小嫣(捐出50元压岁钱)
希望在漂亮的江滨公园有一些小图书馆,这样,去江边散步的时候,我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在里面,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。
谦谦妈替2岁半儿子捐款
等儿子再长大一点的时候,带他去看这些微图书馆,然后告诉他,“这些微图书馆里也有你的一份力量”。
“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”
感谢你的支持!
采写|清远日报记者 岳超群
编辑|驚蟄